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哪个升高对人体危害更大?这个指标是关键!

发布于 2024-09-15 20:16:11 四季保健

 

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G) 和类脂(如磷脂 )等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哪个升高对人体危害更大?这个指标是关键!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一、血脂异常主要指哪些项目异常?

 

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哪个升高对人体危害更大?这个指标是关键!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胆固醇和(或 )TG水平升高,俗称高脂血症。

 

临床上血脂检测的常规项目为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就是常说的血脂四项。

 

根据我国分类标准,血脂异常分为高TC血症、高TG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HDL‑C血症。

 

二、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哪项指标更重要?

 

在绝大多数降脂干预研究中,均采用LDL-C作为观察降脂效果与 ASCVD 风险下降关系的指标。

 

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首要降脂靶点

 

在常用的血脂指标中,与 ASCVD 发病风险呈因果关系且作为临床首要治疗靶点的血脂指标是LDL-C。

 

LDL‑C 升高是 AS 的主要危险因素,在ASCVD致病中起着核心作用。提倡以降低血清LDL‑C水平来防控ASCVD,也是目前国内外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的调脂治疗首要干预靶点。现已明确,降低胆固醇可显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及死亡危险。

 

基于大规模临床研究的结果,为了有效降低ASCVD风险,《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年)》提出了不同风险等级个体LDL-C的目标值:

 

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哪个升高对人体危害更大?这个指标是关键!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但研究显示即使LDL‑C达标,患者仍具有心血管疾病残余风险,富含TG的脂蛋白及其残粒是残余风险的关键原因。

 

因此,在强调他汀类药物和联合用药降低 LDL‑C 同时,还应重视其他类型的血脂异常,如筛查和干预合并TG升高的血脂异常患者。

 

2.甘油三酯(TG

 

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升高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其轻至中度升高通常反映脂蛋白残粒增多,可能由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当重度升高时,常可伴发急性胰腺炎。

 

LDL-C达标后,TG仍高的患者,为进一步降低ASCVD风险,应同时降TG治疗。此外,严重高TG的患者,降低TG可减少胰腺炎发生风险。

 

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哪个升高对人体危害更大?这个指标是关键!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三、血脂高了怎么降?

 

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以下几种措施对于改善血脂水平很有帮助:

 

1.合理膳食

 

建议每日油脂摄入量控制在20~25g以内,优先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和鱼油)替代动物脂肪和棕榈油,并避免摄入反式脂肪酸,这有助于降低冠心病风险。

 

此外,限制膳食胆固醇摄入量(每日低于300mg)可降低 TC、LDL‑C水平,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应增加富含ω‑3 脂肪酸食物(如鱼类、坚果等)的摄入量,以降低 TG 水平,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

 

2.身体活动

 

规律的有氧运动对提升HDL‑C水平、降低TG及小而密LDL颗粒浓度具有积极作用,这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

 

3.控制体重

 

体重管理对于改善血脂异常至关重要。减重能够优化血脂谱,降低TG、LDL‑C和TC水平,同时提高HDL‑C水平。

 

理想的体重控制目标是维持体重指数(BMI)在18.5~23.9 kg/m2,腰围男性不超过85cm、女性不超过80cm。

 

4.戒烟、限酒

 

吸烟会损害血脂谱,导致TG升高、HDL‑C降低,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并影响血管功能。此外,应限制酒精摄入,建议成人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g。

 

参考文献:

[1]混合型高脂血症基层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工作组.混合型高脂血症基层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 年 )[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4, 23(9): 914-924. DOI: 10.3760/cma. j.cn114798-20240523-00476.

[2]王增武,刘静,李建军等.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J].中国循环杂志,2023,38(03):237-271.

[3]社区成人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撰写组 . 社区成人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4, 23(3): 1-9. DOI: 10.3760/cma.j.cn114798-20231019-00260.

[4]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脂质与脂蛋白专业委员会, 等 . 中国临床血脂检测指南[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 45(10): 1017-1033.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20829-00497.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养生保健参考作用,不能代替诊疗治病作用。如有身体不适,请根据自身情况到医疗机构诊治。

上一篇 : 豆腐雌激素含量高,男人吃多变“娘”、女人吃多得癌?

下一篇 : 每天久坐超过6小时,多久会死?

最新图集

热读排行

春暖花开,过敏性鼻炎来犯,该如何预防

栏目ID=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