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胃癌在我国较为高发,给公共健康和经济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相关数据显示,每年全球新增胃癌患者人数超过100万,而我国就占了将近一半。
01
28岁确诊胃癌,我的十年抗癌路
28岁那一年,我被确诊为胃癌中期。
我觉得我之所以会如此,与那段时间的生活状态有很大的关系。
毕业工作一年后,我失业了,因为家庭本身不富裕,为了省钱,家里的冰箱中很长一段时间都被我堆满了各种“怕浪费而没丢掉的食物”。 可父母还是不理解我,
觉得是我犯懒,不好好上班才会被劝退,每天都在唠叨我。
因此,那几年我过得很痛苦,每天心情都很郁闷,肠胃也一直不适,吃饭没胃口。
直到有一天,我出现了呕血的情况,才被母亲拉去医院检查,最终被查出胃癌中期。当时我刚过完28岁生日不久。
其实,医生把诊断结果告诉我的时候,我反而有点释然,因为我过够了这样的生活,这下总算是可以解脱了。
我觉得癌症给了我一个放弃的理由,我不用再面对父母的嘲讽,不用再面对内心的挣扎。我就像一片树叶,没有太大的价值,枯萎凋落了也没什么。
但父母的反应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他们听到消息后很难接受,他们开始自责、后悔,觉得过去对我太苛刻,向我道歉,希望我可以好好治疗,他们已经老了,需要我。再加上亲戚、朋友都在劝我、鼓励我,最终我还是心软了,开始积极配合治疗。 之后,我遵医嘱,接受手术和化疗。
化疗的痛苦我一辈子都不会忘,但好在身体争气,治疗效果一次比一次好。
之后我进入了恢复期,后面定期去医院复查,病情还算稳定,算是康复了。
我的生活重新回到了正轨,父母不再唠叨我,朋友鼓励我考教资,现在我是一名小学老师,也和喜欢的人步入了婚姻。我开始觉得人生是美好的,跟抗癌失败的人比起来,我已经很幸运了,我要努力活得久一点。
02
冰箱不是万能的,
3类食物不可长期存放
为什么胃癌在中国那么多?有人认为与“冰箱”脱不了关系,这是真的吗?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占全球1/5,可胃癌的患病率却占了44%,死亡率逼近50%。 为何胃癌会如此高发呢?
因素主要包括:
①遗传因素:如携带CDH1基因突变,一生中发病几率超70%。 ②感染因素:如感染HP(幽门螺旋杆菌),提升胃癌风险。 ③饮食因素:长期进食高盐食物,营养失衡,缺少蔬果、膳食纤维。 ④习惯因素:抽烟、酗酒、缺乏运动等。
其中,②③④是我国胃癌高发的主要因素。比如HP感染,是最明确的胃癌风险因素之一,据估计,我国的HP感染率约50%,7亿人是携带者。 饮食习惯也是一大诱因,比如长期进食高盐食物,可刺激胃粘膜,增加炎症和患癌风险。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区的胃癌相对高发,与当地居民爱吃咸鱼等腌制品有比较大的关系。 但很有趣的一点是,过去欧美国家的胃癌发病率也不低,但短短30年(1950-1980年),它的死亡人数却大幅下降50%!究其原因,这得益于冰箱的普及。有了冰箱,人们更倾向吃新鲜食物,减少食用高盐腌制品。
然而,把冰箱当成“万能的保鲜柜”,也是错误的想法。一位网友发帖称,她回老家看望父母时,发现冰箱里堆满了食物,有些已经腐烂,流下一滩霉菌水。 图源网络 这帖子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说明有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用错冰箱了。 实际上,确实有些东西不适合长期放在冰箱保存,比如:
1、主食类 大米、高粱、小麦、花生、玉米、馒头、粮食加工的糕点等。
2、坚果类 核桃、杏仁、巴西坚果、开心果、腰果、花生、瓜子等。 主食类和坚果类食物更容易发霉,不易久放。冰箱杀不死霉菌,它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哪怕是冷藏环境,长期下来也会滋生黄曲霉素,这是一种剧毒物,一次过量食用可导致急性中毒,长期摄入可致癌。 3、河海鲜
河海鲜储存太久,其中的溶性蛋白质会大量流失,导致营养丢失,还会产生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食用后可能引起中毒。尤其是可能繁殖李斯特菌,入体摄入后可引起腹泻、发烧、中毒、血液和脑组织感染等多种严重后果。
因此,别再为了省钱,再将这些食物长期存放在冰箱啦!
03
预防胃癌,先学会用冰箱
那么,怎样才能安心地使用冰箱呢?做好这5点。1、保持冰箱清洁定期清理冰箱,至少每个月1次。每次存取食物时,及时擦掉食物残渣与污水。2、食物尽量保持分隔,避免交叉污染比如蔬果与肉类食物最好分开存放,不然不仅容易串味,还可能导致交叉污染。3、吃多少做多少,尽量减少存放冰箱不是万能的,尽量减少食物储存量,缩短存放时间,吃多少做多少,也能避免浪费。4、别等菜凉透再放冰箱如果剩菜不想倒掉,不要等凉透了再放冰箱,热菜直接放可减少细菌繁殖的机会。从冰箱拿出剩菜剩饭后,一定要彻底加热再吃。最后,送给大家一份食物保存时间表,安心用冰箱,远离胃癌!来源:39健康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养生保健参考作用,不能代替诊疗治病作用。如有身体不适,请根据自身情况到医疗机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