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含量是牛奶的9倍多,但我不推荐吃这种食物补钙!
发布于 2024-08-07 15:07:10 四季保健
发布于 2024-08-07 15:07:10 四季保健
补钙的重要性,大家都懂,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通过饮食摄入足够的钙。
我国各年龄段的人,平均钙摄入都没有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一半,有些年龄段只有推荐摄入量的 1/3 ,甚至 1/4 [1]。
所以,我搜集了大家觉得补钙效果比较好的食物,今天就逐一点评下,让大家了解那些真正高效补钙食物。
目录
传言1:坚果含钙丰富,多吃能补钙。
传言2:喝豆浆能补钙。
传言3:吃豆腐能补钙。
传言4:虾皮钙含量是牛奶的9倍,补钙效果特别好。
传言5:多吃肉能补钙。
传言6:吃绿叶菜能补钙。
传言7:喝骨头汤补钙。
总结:最方便高效的补钙食物。
传言1:坚果含钙丰富,多吃能补钙。
一句话点评
坚果钙含量较高,但脂肪含量也很高,不能多吃。
坚果和坚果类制品的钙含量确实都不低,像芝麻酱的钙含量更是高达 1170mg/100g 。
但问题就在于,这些食品中差不多一半是脂肪,像芝麻酱更是高脂肪高热量,不能多吃。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大家平均每周吃50-70g 坚果,折算到每天也就 10g 左右[2]。
这个限量一加,从坚果中获取的钙含量也不那么高了。
另外,坚果中的植酸含量也不少,植物性食物中,草酸、植酸会跟钙结合形成不可溶的盐,影响钙的吸收[3,4]。
传言2:喝豆浆能补钙。
一句话点评
普通豆浆钙含量比较低,靠喝豆浆补钙不靠谱,但豆浆有它的健康优势,推荐大家经常喝点豆浆。
豆浆的营养成分,和加多少水、有没有过滤都有关系。如果过滤,那豆子里大部分钙都留在了豆渣里,豆浆中钙的微乎其微。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豆浆的钙含量只有5mg/100g ,还不到牛奶的 1/21[5]。而且钙质的吸收利用率也不如牛奶。
从补钙角度来说,豆浆不能替代牛奶。(市面上卖的一些预包装的豆奶,也可能强化了钙,对于喜欢喝的朋友还是能补钙的)
从均衡饮食的角度,我还是推荐大家经常喝点豆浆,吃一吃豆制品的。我国膳食也推荐大家每天摄入 15-25g 的大豆及大豆制品。
豆浆相比牛奶也有一些优势,比如含有牛奶没有的膳食纤维;几乎不含饱和脂肪,长期喝对有心血管问题的人更友好;另外豆浆中的大豆异黄酮、植物固醇、皂苷等植物化学物质,对健康都是有好处的。
当然,自家磨豆浆的话,可以不过滤豆渣,或者用过滤出的豆渣做馒头、贴饼子,能获取更多膳食纤维(和钙),不浪费营养。
传言3:吃豆腐能补钙。
一句话点评
具体看是什么豆腐,像南豆腐和北豆腐,以及豆干、豆皮等大豆制品,钙含量和吸收率都不错,推荐常吃。
不是所有豆制品都高钙,豆腐的钙除了来自大豆本身,更多的还是来自凝固剂。
北豆腐用的是「盐卤」(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钙),南豆腐用的是「石膏」(硫酸钙),如果没用到含钙凝固剂的豆腐就没啥钙了,比如内酯豆腐就不行。
豆腐干、豆皮、千张这些可以视为豆腐的浓缩品,钙含量还不错。
另外,大豆和大豆制品中草酸、植酸的含量虽然不低,但钙吸收率一般在 20% ,相对来说也还是不错的[3,4]。
传言4:虾皮钙含量是牛奶的9倍,多吃虾皮能补钙。
一句话点评
虾皮钙含量虽然高,但吸收率很低,钠含量过高,不推荐吃虾皮补钙。
之前有不少读者问我,听说虾皮钙含量很高,补钙是不是可以多吃虾皮。
我的回答都是不建议吃虾皮补钙。
虾皮钙含量确实高,100g 含 991mg 钙,牛奶钙含量的代表值为 107mg/100g[5],只从数值来看,虾皮钙含量是牛奶的9倍多。
但是,虾皮的钙人体很难吸收。虾皮的钙主要来自外壳,由几丁质构成的角质层,比较坚硬,也难咀嚼,大部分都会随食物残渣排出体外,钙的吸收率较差。
另外,虾皮的钠含量非常高,100g虾皮中钠含量高达 5057.7mg。吃10g虾皮,身体没吸收到多少钙,盐可是实打实吃进去1.3g。膳食指南推荐每天盐摄入量不要超过5g,这一下就占了差不多26%……
类似的还有虾米,钙含量虽然不低,但钠含量更高,让你多吃你可能也吃不了多少。
大家如果喜欢这个风味,做菜时可以当成调味品少少加一点提个味,但指望吃虾皮补钙不现实。
另外,用之前可以先用水浸洗一下,减少一点钠含量,如果用了虾皮或虾米,那盐的使用也要相应减少。
传言5:吃肉补钙。
一句话点评
禽畜肉中钙含量很低,补钙不靠谱,鱼、虾、贝等水产品普遍高于禽畜肉,按膳食指南吃就好。
禽畜肉的钙含量很低,猪里脊的钙含量为 6mg/100g ,牛里脊的钙含量为 5mg/100g ,羊里脊的钙含量为 5mg/100g ,鸡肉 13mg/100g ,鸭肉 6mg/100g [5]。
我国成年人(18-59岁)每日钙推荐摄入量是 800mg,禽畜肉的这点钙含量,肯定是不行的。
鱼、虾、贝等水产品的钙含量虽然普遍高于禽畜肉,但也因具体品种有比较大差异,也很难说让大家吃某种水产品补钙。
大家最好就是按膳食指南的建议食物多样化、均衡饮食。
而且膳食指南已经指出,目前大家畜肉吃得比较多,鱼等水产品吃得较少,需要调整比例,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g,禽畜肉吃 300-500g。
大家按这个建议适当多吃水产品,饮食结构更健康,还适当增加了钙摄入。
传言6:吃绿叶菜补钙。
一句话点评
深色绿叶菜钙含量较高,吸收率较低,但综合营养价值不错,推荐多吃。
像下面图片中的深色绿叶菜,钙含量比牛奶都高。
前面已经说过,植物性食物中,草酸、植酸会跟钙结合形成不可溶的草酸钙、植酸钙,影响钙的吸收。
像大家都知道的草酸含量较高的菠菜,钙的吸收率只有 5%……荠菜、苋菜都是草酸含量比较高的绿叶菜,另外,油菜、芹菜、秋葵中草酸的含量也不低[3,4]。
焯水可以减少草酸,但也只能说理论上个别蔬菜的补钙效果可以比肩牛奶。
而且,喝一斤奶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吃两三斤菜就比较难了。
考虑到国人绝大多数饮奶不足,绿叶菜补钙的营养价值还是值得肯定。而且,除了钙之外,绿叶菜中还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成分,应该多吃。
传言7:喝骨头汤补钙。
一句话点评
骨头汤里没多少钙,喝多了还有盐和脂肪超标的问题。
骨头汤不补钙,从我开始做科普时就在说,反复说了十多年了。
但很多父母辈的人一说补钙就想到骨头汤,所以,这里就再跟大家强调下。
十几年前就有研究人员测定了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就算用高压锅炖2小时,骨骼中的钙也不会有多少溶解到汤中,这是因为钙主要以羟基磷灰石形式存在于骨骼中,溶解度极低。
加点醋确实有助于钙溶解到汤中,口感适宜的低醋组骨汤中钙含量仍然很少,还不到牛奶钙含量的1/21[6]。
而大量喝骨头汤的话,还要考虑到盐和脂肪的摄入超标的问题。
最方便高效的补钙食物
一句话结论
考虑到吸收率、适宜食用量、价格、食用习惯等因素,补钙还是奶制品最方便。
补钙不能只看钙含量,但还要考虑吃进去后,身体能吸收多少。奶制品中钙的吸收率是天然食物中最高的一档,约在 30% [3,4]。
奶制品不仅含有充足的钙,还含有丰富的促钙吸收因子,比如磷酸肽、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等都被发现有助于钙的吸收,另外钙磷比是影响钙吸收的重要因素,而牛奶有着合理的钙磷比,能均衡地同时提供磷和钙[7]。
但有些人因为乳糖不耐受没办法喝牛奶,除了选择低乳糖或零乳糖的牛奶,也可以考虑其他的奶制品,比如酸奶、奶酪等。对奶制品过敏的话,则要考虑深度水解/氨基酸配方奶粉。
牛奶、酸奶、脱脂牛奶、奶酪等各种奶制品之间钙利用率差异很小[8]。不同奶制品间怎么进行等量换算,看下面这张图表: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摄入 300-500ml 牛奶或等量奶制品,喝 300ml 牛奶,就能获得超过 300mg 钙,同时还能摄入优质蛋白、维生素B2 和多种矿物质。
补钙要趁早
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我还是要提醒大家:人体在 20-30 岁左右会达到骨量的峰值,在这之后骨量会开始下降。因此,最好是从年轻时开始,甚至是从儿童阶段重视补钙,保证骨骼的强壮。
年轻时骨量积累水平越高,中老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就越晚,症状与程度也越轻[9]。
但错过30岁也不要就此放弃,从现在开始注意维护骨骼健康也不晚。
快把本文分享给亲朋以及最重要的人——你家大厨吧~
参考资料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EB/OL]. (2021-03-11)[2023-01-10].
[2]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3] Calcium (Fact Sheet for Consumers) [EB/OL](2022-10-06)[2023-01-10].
[4] 曹莹,王振林.食物钙的生物利用度[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7(01):33-35.
[5] 杨月欣. 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M]. 第6版.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8.
[6] 赵钊,钞虹,吉爱国.烹制骨汤中钙等矿物质含量的测定及营养评价[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12):126-129.
[7] Melse-Boonstra Alida. Bioavailability of Micronutrients From Nutrient-Dense Whole Foods: Zooming in on Dairy, Vegetables, and Fruits. Frontiers in Nutrition, V7,2020, 2296-861X
[8] Guéguen L, Pointillart A. The bioavailability of dietary calcium. J Am Coll Nutr. (2000) 19:119S−36.
[9]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EB/OL]. (2018-10-20)[2023-01-10].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养生保健参考作用,不能代替诊疗治病作用。如有身体不适,请根据自身情况到医疗机构诊治。
上一篇 : 为什么科学减脂需要三个月
下一篇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