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猝死,这样做能救命!

发布于 2024-07-07 21:47:34 大众保健


他人突发猝死、心跳骤停时

我们到底怎么做,

能为患者抓住一丝生机,

让这样的不幸更少一点?

 

 

对于普通人来说,

学会应用AED与心肺复苏术(CPR) 

尤为重要。

最实用的急救知识

都为你梳理好了——

只需几分钟,掌握救命技能!

 

干货来了:

今天就学会用CPR和AED!

 

怎么判断他人可能发生了心脏骤停?

 

——通过拍、喊、摸、看四个步骤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有心跳、有呼吸。

 

如均为“无”,就可以马上开始急救。

 

当一个人发生心脏骤停,约3分钟就会出现脑水肿,4-6分钟就可能导致脑细胞不可逆性损伤。

 

也就是说,抢救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

 

2021年欧洲杯赛场上,丹麦球星埃里克森突发心脏骤停,在急救“黄金4分钟”里,其队友、医疗团队与裁判团队迅速反应,几乎没有浪费一点时间,用专业急救技能与设备挽救了埃里克森的生命,被网友誉为“教科书式”的救援。

而我们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

遭遇他人突发心脏骤停,

能马上采取的有效急救方式,

就是学会心肺复苏术

和正确使用AED:

 

心肺复苏术(CPR)

步骤如下:

 

1

评估现场周围环境是否安全:上下左右各方是否有危险物,并疏散人群,使空气流通。

 

2

判断倒地者是否丧失意识:靠近倒地者,轻轻拍打其双肩,大声呼叫看其是否有所反应。

 

如果倒地者毫无反应,说明已经失去意识,可以开始评估其呼吸和脉搏。

 

3

怎样准确摸查颈动脉:伸出合并的两根手指,在喉咙正中央(喉结位置)向左或向右移动两指宽位置,为颈动脉位置。用手指感觉是否有脉搏跳动。

 

怎样评估呼吸:观察胸廓起伏,如果胸廓没有明显起伏,说明倒地者已经没有呼吸。

 

4

如果倒地者没有呼吸和脉搏,请周围人拨打120求救,同时立即启动起心肺复苏,主要包括两个步骤,一是胸外按压,二是人工呼吸。 

 

 

正确使用AED

 

现在,越来越多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在公共场所“上岗”,它被认为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救命神器”————别以为它很难操作,其实它的用法相当“傻瓜式”,根据语音指示操作即可。

 

两人施救,一人在患者右侧进行心肺复苏(方法参照上文)。另一人携带AED到达后,在患者另一侧放置AED并大声报“AED到”,同时进行开机操作准备。第一人继续进行按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打开机器的电源开关,一切操作都会配有语音提示,多数型号AED可选择中英双语。

 

2

打开盖子,取出电极片。让患者仰面平躺,按要求正确粘贴电极片。(前侧位或者前后位。)

 

3

AED在心律分析之前要求离开患者一段距离,仪器将提示“正在分析”病人的心率,确定是不是室颤状态。如果需要除颤,AED会提示自动充电(一般是5-15秒),并提示充电完成,电击按钮会有闪烁。

 

4

点击电击按钮之前,先让周围人群离远点。根据提示按下电击按钮进行除颤。

 

5

如果未提示电击及给予电击后,应立即从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

 

注意:每2分钟,机器会自动分析心律,按提示音重复操作。整个过程不能将电极片撕下。

 

除了急救方法,

还有一个问题也备受关注:

猝死到底能不能防?

这要从猝死的成因说起。

 

猝死“该怪谁”?

“心脑肺梗塞 哮喘胰腺炎”

 

说起猝死,人们常常把原因归纳为常熬夜、精神紧张、常熬夜加班、剧烈运动、不爱喝水、便秘导致排便过于用力……其实,以上并不是根本原因,而是诱因。

 

从病因上分析,临床上常见的猝死,主要与五大类疾病有关,具体包括:

 

 

第一是心源性疾病,这也是最常见的猝死原因,如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

 

第二常见的是脑源性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

 

第三是肺梗塞,如起病急的肺栓塞,如果未能及时有效处理,就易导致肺梗死,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猝死。

 

第四是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合并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在病情急性发作的48小时内可能出现险情。

 

第五是急性重症胰腺炎。胆道疾病、暴饮暴食引发急性重症胰腺炎,也可能导致猝死。

 

 

这几类人是

心源性猝死风险人群

 

新闻报道中的街头猝死案例,绝大部分属于心源性猝死,它最容易盯上“四高一抽”人群——高体重(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抽烟者。

 

此外,久坐人士,性格亢奋或暴躁的人士,或者父亲在60岁之前、母亲在55岁之前有过心脏病史,都是风险人群。

 

近年来,心源性猝死发生有年轻化趋势,研究数据显示,年轻人最常见的猝死原因是致死性心律失常与急性心梗。

 

此外,还有文章指出,长时间的疲劳会导致慢性疲劳应激,它是青年心脏疾病患者心源性猝死的诱因。

 

猝死,有自救的可能吗?

 

如果是即刻的心跳呼吸骤停,显然无从自救。

 

不过,正如前文所说,猝死的病因多种多样,一些猝死在发生之前,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比如约八成的急性心梗,之前出现过心绞痛的典型症状,及时就医就是一种自救。

 

当出现长时间的胸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或头晕目眩等症状时,应马上就医。

 

此外,还要留意以下症状:

 

 

 

 

如果有以上情况,要意识到这是“身体需要休息”的信号,必要时可前往医院就医。

 

另外,许多猝死的“苗头”,其实就“写在体检报告上”,要定期体检,尤其要关注血糖、血脂、血压相关指标是否正常。还可以视具体症状和身体情况增加心电图、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等项目。

 

最后,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这几件“心脏最怕的事”:

 

 

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警报之余,我们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人掌握挽救生命的方法,让世间少一分遗憾,多一分生机。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人民网科普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养生保健参考作用,不能代替诊疗治病作用。如有身体不适,请根据自身情况到医疗机构诊治。

上一篇 : 肾脏很怕的 6 种食物,很多人几乎天天都吃,却不知道

下一篇 : 为什么天天补钙还是缺钙?如何科学补钙?一文讲清楚

最新图集

热读排行

护理孩子口腔,家长关注的7个误区

栏目ID=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1)